走進竹塹舊城時光‧產業文化巡禮二日遊(新竹高鐵站出發)

團號:HSC01 
  • 關鍵特色:
  • 輕鬆級/小鎮旅行/采田福地/蘇氏節孝坊/東門迎曦門/新竹市政府/新竹市議會/新竹都城隍廟/東德成米粉廠/春池綠能玻璃/玲瓏窯/明發定置漁場/海山漁港/香山濕地
  • 旅遊城市:
  • 新竹市
  • 集合時間:
  • 08:30 - 新竹高鐵站四號出口
  • 包含項目:
  • 活動費用:平日每人$6,800元;假日每人$7,000元

    (費用包含:遊覽車資.住宿2人房.三餐.手作體驗.在地導覽.領團導覽費.旅行業責任險等)

     
  • 不含項目:
  • ※高鐵車票請自理 

售價及出團日

  • 價格 ( 大人 )
  • 日期

行程特色


路線分級:輕鬆級

1.走進『竹塹』的時光長廊:閱讀道卡斯族的遷徙痕跡、清代淡水廳的設置及日治時期劃為新竹州的蛻變過程,在建築藝術的優美與傳統信仰的交織下,深化了常民小吃的美味記憶,蓬勃發展的產業更是新竹旺盛的生命力,勾勒出新竹純樸、熱鬧的文化面貌。

2.閱讀歷史與信仰建築的文化風景線︰全台唯一的采田福地(竹塹社土地公廟)是進入竹塹歷史故事的大門,從新社到舊社,步上清代官道商業拓展的軌跡,經北門大街及長和宮,到達新竹都城隍廟,欣賞節孝坊及進士第屋群,還有東門城與舊運河及台灣最大的青斗石石獅,連成一條典雅又別緻的文化風景線。

3.如多寶格般的山海物產:三分日曬七分風吹的新竹米粉道盡新竹特產堅持純粹手藝,與烈火治燒的多彩玻璃產業並列新竹之最,而那綿延達十七公里的沙灘海岸線蘊藏潮間帶的豐富生態,還有那季風洋流帶來的時節海味,構築成新竹多元多樣的山海物產風貌,深入新竹人的時光回憶裡。

4.深入味蕾的大街小巷美食記憶: 品味城隍廟與北門大街的小吃與特產,廟口前有皮薄內包紅糟肉的肉圓,滿滿肉香的貢丸,用菜湯炒的米粉,特別肉羹與柳家的肉燥飯,北門大街的鴨肉許,餐後來一碗紅豆蓮子冰,再吃一口竹塹餅,可帶來滿滿的回憶。

※歡迎團體組團預約

每日行程

行程內容

新竹高鐵站→采田福地→蘇氏節孝坊→東門˙迎曦門→新竹市政府(新竹州廳) →新竹市議會(全台最大青斗石石獅) →午餐:城隍廟美食攻略(自理) →新竹都城隍廟→達人帶路:城隍廟-進益貢丸文化會館-周益記古宅-內翰第-鴻安堂藥行-長和宮(外媽祖).水仙宮-開台進士第-高家冬瓜茶→晚餐→住宿:新竹福華大飯店

竹塹入境~道卡斯族的采田福地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大里杙』分別代表台灣西部各大繁華富饒的通商港口,在清代以前,『竹塹社』是道卡斯族三大社群之一,分布在鹽港溪以北及鳳山溪以南的海岸與沙洲。明清時期歷經戰爭與漢民族遷台,讓道卡斯族竹塹社開始遷離祖居地,從群居到散居,清雍正11年清廷以刺竹圍城(建城),令竹塹社族人遷往北城門外建立聚落(舊社),後因頭前溪的氾濫遂而再度北遷到頭前溪及鳳山溪之間建立聚落(新社)。從竹塹入境探尋道卡斯族的生活軌跡,來到『采田福地』了解番頭家與七姓公家族文化,以及道卡斯族祭儀與客家伯公的信仰結合,展現族群融合的包容度。

竹塹拓墾~郊商湳雅吳家與蘇氏節孝坊

竹塹開墾及兩岸通商之始,有王、吳兩家在竹塹港建立起健全的海上通商網絡,從內山採集的樟腦、蓪草、茶、米、炭等農產品,透過竹塹港運往福建一帶,吳家開臺祖為吳嗣振以多角化的經營模式成功地在竹塹站穩腳跟,穩健地拓展海上貿易之路。吳嗣振之子吳國步娶蘇氏為妻,育一子吳士敬(道光六年出生,同治九年中舉),但吳國步英年早逝,蘇氏勤勉且謹守婦德幾十年,朝廷賜節孝坊以表其德。節孝坊建於光緒六年,目前是新竹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市定古蹟,額枋上有橫額兩塊,上面一塊書:「節孝」兩字;下面一塊則刻:「旌表臺北府新竹縣及前臺灣府淡水廳故儒士例贈文林郎吳國步之妻蘇氏坊」,是節孝坊值得令人矚目之處,節孝坊整體建築雖不似廟宇、庭園設計華麗,樸實無華的外觀更能體現出東方婚姻之美。

竹塹築城~刺竹土城磚石城

康熙六十年受朱一貴事件的影響,清廷對於臺灣兵防日漸重視,在雍正元年,另增設彰化縣及淡水海防廳(後稱淡水廳),廳署尚設置在彰化縣治內,竹塹屬於彰化縣所管轄,直至雍正十一年淡水廳奉令前往竹塹,同知徐治民以刺竹環植為城,並將城內的道卡斯族竹塹社遷往湳雅(舊社),但廳署仍未移出彰化縣。乾隆初年,竹塹城居民及商業日增,街市形成,乾隆二十一年淡水廳署正式移往竹塹城內位於城隍廟旁。初時竹塹城環植刺竹,較為簡陋且防禦力較弱,在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事件,竹塹巡檢張芝馨被殺害,可見城牆難守易攻。故在嘉慶十一年在竹城外圍加築土牆並挖掘壕溝,加強防禦力,但在道光六年時,彰化發生激烈的閩粵械鬥,越演越烈甚至在各地蔓延,黃甲進士鄭用錫等二十六人及馮泰等舖戶共二十一戶聯合籲請以石磚興建城牆,拆除原有的竹圍及土圍,改建為周長八百六十丈(2752公尺)的磚石城,於道光七年六月十日興工,建材來自內山及大陸,道光九年八月二十日完工,設有東門『迎曦』、西門『挹爽』、南門『歌薰』、北門『拱宸』及東西二門加設吊橋一座,形制非常完備,且具備北臺行政重鎮的氣勢,意義非凡。明治三十五年總督府實施市區改正,開始拓寬道路及拆除城牆與城樓,只剩東門(迎曦門)存留至今。

竹塹建築~日治時期的和洋混合風

建於大正14年『新竹州廳』,外觀建築屬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流行的紅磚建築,更是當代是大正年間台灣總督府所屬的官署或校舍常採用的建築風格。現為為國定古蹟,建築為二層樓設計的和洋混合風格,主體為洋式風格,屋頂採東方建築所用的木架瓦造斜屋頂,入口處設計為突出的玄關門廊,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兩旁搭配小塔樓,讓入口更為突出。新竹州廳大廳內部為西洋式的拱廊及羅馬柱子,十分氣派。為適應台灣溼熱的氣候,東西南三側皆有陽台設計,並設隔濕層,底層設通風口,可保持乾燥及隔濕與降溫。

竹塹趣聞~全台最大的青斗石獅

鎮守在新竹市議會門前的一對青斗石獅,原來是清光緒十一年由惠安石匠張金英所雕刻,運來臺灣後是要安置在林恆茂家族祖廟前,抵達後祖廟尚未完工,則暫時安放在竹塹城北門附近的演武廳,隔年受新竹縣方祖蔭之請,將石獅移往科舉試院安置,陸續因改朝換代,這對青斗石獅移往舊武營、武德殿、新竹神社、新竹公會堂、中山堂、社教館,民國五十二年時市議會未經林占梅後人的同意,將石獅移轉置市議會前,其背後原因卻不得而知。這對青斗石獅外觀色澤帶綠,質地堅硬,容易表現出雕刻線條紋路,展現石藝之美,連李遠哲父親李澤籓水彩畫作的作品之一【社教館古風貌】將這對青斗石獅畫入,堪稱畫龍點睛之作。

竹塹風味~城隍廟口小吃

號稱「風城之胃」的廟口小吃,匯集閩南、客家、眷村三大系列的菜系,以街區常民小吃呈現,易食、易飽、小巧、精緻為其特色,肉圓、貢丸、米粉、鴨肉飯、肉餅、麻糬、肉包、潤餅、冬瓜茶及甜品,種類繁多,從早市開始品嘗新竹人一天的美味早餐,到華燈初上品味各類炸物,撫慰疲勞的身心,美食攤位琳瑯滿目在城隍廟口前形成回字形的美食街,想吃甚麼應有盡有,將新竹特有的風味一一品嚐,滿足嘗鮮的快樂。

竹塹信仰~新竹都城隍:威靈公

新竹都城隍廟由淡水廳同知曾日瑛倡建,新竹開基祖王世傑於清乾隆十三年獻地而建。城隍廟前後歷經七次修建也經歷不同年代的變化,從新竹縣縣城隍「顯祐伯」配合改制升格為台北府城隍「綏靖侯」,在光緒十五年時已有記載晉封為都城隍「威靈公」,於清代是臺灣唯一的都城隍廟。大正十三年(1924年)新竹官紳鄭肇基捐巨資倡修,聘請修建台北龍山寺的大木匠師王益順來主持,前殿明間天花有八角藻井,木作與雕刻甚為精美,正門前有一對青斗石石獅。正殿供奉城隍爺,下置公案,左右分立文武判及六司。後殿祀城隍夫人及大二少爺,是台灣少見的神明家庭;正殿高掛一副大型算盤,上書「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闡明善惡終有報的道理。

竹塹舊城漫步~達人帶路‧北門塹郊官道

走進北門大街,走進竹塹城歷史百年風華,從都城隍廟到長和宮,再轉往鄭氏家廟,短短七百二十公尺長的街區,可欣賞清代閩南街屋、日治時期和洋建築,混合的城市風景線,展現『竹塹城』昔日繁華興盛的景象。北門大街素有『生老病死一條街』,人自出生到離開所能使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皆能在街區內置辦完成,可見得商業機制的完整度,其海峽兩岸的往來貿易尤其蓬勃,而北門街在北臺灣不只是產業輸出重要樞紐,更是竹塹通往艋舺的官道及城內通往海運交通的舊港路線。來到竹塹舊城,慢慢地散步,欣賞古蹟、建築、廟宇、小吃等各路產業激盪後留下的歷史軌跡,閱讀竹塹舊城的美麗風華,感受舊時光,是一種絕佳的旅遊風格。

進益貢丸文化會館

飄香84年的進益貢丸,起初是路邊的小攤販,口感Q彈美味,受到許多食客的歡迎,轉移到中央市場內繼續販售貢丸,傳到第三代由葉聰敏接手後,希望將這門獨門功夫所製作的好味道向外拓展,堅持手打將成型的真材實料,成為新竹歷史悠久的美食特產。

市定古蹟:周益記古宅

熱絡的海上貿易,拓展兩岸的茶葉往來,來自泉州安溪的周家第三代周清泉夫人李桔買下北門203、204番地大厝,並攜子周敏益入住,成年後的周敏益與大稻埕茶商陳天來之次女陳寶釵結為夫妻。1935年古宅受到大地震影響嚴重損毀,遂而進行修復,參照大稻埕店屋的風格,擁有華麗泥塑山牆,在當時的新竹市內更是少見的。二戰開始,周敏益先生避走海外,戰爭結束後又回到新竹定居,在古宅中延續家族故事。現由周家渡台第六代周友達先生整合老宅持分,自主申報為市定古蹟,進行修復與活化工作。

吳宅內翰第

湳雅吳家定居台灣新竹是以貿易穩居,其吳家祖上卻是以文為崇,吳嗣振(開臺祖)穩定台灣的商業之後,同步地讓族內子弟崇文考取功名,其孫吳士敬不負祖父期望,以新竹縣增生,中式文科舉人,光緒二年,加捐為「候選內閣中書」,其在北門街的宅第因而名為「內翰第」,光緒六年(1880) 旌表孝友。現有建築是其後人吳老師在退休後的力作,在原有老屋拆除改建新大樓時,想提供給家有老宅的人一個新的思考方向,所以將原建築保存的木料,重新搭建出老宅的大木架構,還有氣派非凡的大門,甚是美輪美奐。

鴻安堂藥行

昔日的生活是艱難困苦的,為了適應土地的未知生活,常有疑難雜症與病痛,就會來到長和宮(外媽祖廟)祈求藥籤,再到鴻安堂藥行抓取中藥,那是竹塹城北門街的日常。鴻安堂創始人是在地人口中那仁心仁術的『鴻仙』謝鴻森,創建於大正九年,鴻安堂老屋是三進建築,第一進為藥房,第二進為神明廳兼祠堂,祠堂的對門以金漆書寫八字:『烏衣衍派,鳳羽斐聲』,上方題字:『燕翼鴻模』,「烏衣」來自於唐詩烏衣巷提醒鴻安堂子孫保持謝姓高門的驕傲與堅持,也有鴻圖大展的期許。現由第四代謝傑然與謝坤育接手傳承,以創新思維將傳統中藥行重新定位,符合現代生活的經營模式,更融入民生,展現中藥亙古至今的養生魅力。

市定古蹟:長和宮(外媽祖廟)、水仙宮

新竹行郊昔稱塹郊,公號為金長和,其塹郊會所位於北門外的長和宮及水仙宮,長和宮除了提供庇佑信仰,也是商業匯聚之地及會務辦理的重要之處。長和宮建於乾隆七年位於竹塹城之北城門外,可直通頭前溪舊港,為往昔與大陸貿易物資運輸路線,乃是城內城外的必經之路。建於北城門外亦有其選地考量,因建城以後,白日城門開啟,夜間關閉,出外討海的漁民若要得神明庇佑,會因此而受限,故而選擇在城門外,讓往來商行及漁民獲得天上聖母及水仙尊王的保護。

國定古蹟:進士第(鄭用錫宅第)~開臺黃甲鄭用錫

出生於竹塹北門的鄭用錫是鄉賢鄭崇和次子,幼年隨著王世傑第五代孫生員王士俊就學,在嘉慶二十三年二應鄉試中恩科舉人,在道光三年時隨其他十二名臺籍學子赴京應試,適禮部准奏,自該年起臺籍應試舉子,比照鄉試定例,在福建省額內另編制『至』字號,取中一名。鄭用錫於會考臺籍考生中脫穎而出獲取該名額錄取為第四十一名,最後在殿試結果上取為第三甲進士第一零九名。因鄭用錫以臺籍『至』字號考取進士第一人,素有『開臺黃甲進士』之美譽。道光六年,竹塹城原為圍植刺竹而建,後因鄭用錫進士會同地方仕紳、舖戶聯合以石磚修建城牆,因功加同知銜。道光十四年,進京任職三年後,以母親年邁為由,告假返鄉,主講明志書院,在書院用心作育英才,率弟友門生編撰【淡水廳志稿】。鄭用錫雅好詩文、淹通經學,組成『竹城吟社』提振竹塹文風,晚年寄情於『北郭園』勤奮著作,卒於咸豐八年,生平所作詩文著作,其子鄭如梁彙集為『北郭園全集』為傳流世,紀錄鄭用錫求學與寄情詩文的一生。

早餐:
X
午餐:
城隍廟美食(自理)
晚餐:
O
新竹福華大飯店

行程內容

飯店(早餐)→東德成米粉廠→春池綠能玻璃(導覽及手作體驗) →玲瓏窯(導覽) →餐廳(午餐)→明發定置漁場→海山漁港→香山濕地→新竹火車站→返回新竹高鐵站

竹塹風味~日曬風乾的純米粉-東德成米粉

每年農曆九月到一月間,東北季風的溼氣被雪山山脈阻擋,乾冷強勁的九降風灌入新竹平原地區,吹出好吃的新竹米粉,在民國五、六十年代,新竹市南勢里約有一百多家的米粉工廠,素有米粉寮之稱,郭樹創辦的東德成米粉已飄香百年,至今是唯一保留純手工製作的純米粉。這樣的只靠手工飄香的技藝已傳至第三、第四代,據說製作米粉的艱辛,鄰里之間流傳一段俗俚『好材不做豬寮梁,阿娘不嫁米粉寮,米粉做好就除草,尖擔提起目屎流』,是因米粉製作工序繁雜費時,讓許多米粉廠從人工改為機械,原物料的成分已不再堅持原食原味,東德成米粉秉持著東方人的道德,那樸拙的堅持,使得東德成米粉成為新竹特產之一,繼續讓無添加的米香飄散在大街小巷中。

竹塹工藝~晶瑩剔透的玻璃之藝-春池綠能觀光工廠

臺灣進入民國五十年代末期的進口替代的工業發展策略下,內需增長,不只生產工業用玻璃,增加日常民生用的玻璃產品,並且拓展海外市場,以裝飾類、燈飾、花瓶以及盛單裝飾為主,小型工廠及個人工作室林立,新竹玻璃產業創造了新竹市近三分之一的就業機會,經過了八十年代的石油危機、臺幣升值、工資上漲等一連串社會變化,玻璃產業逐漸失去優勢,直至九十年代配合政府政策轉型成為地方文化產業。『春池綠能玻璃觀光工廠』成立於2011年,有別於傳統玻璃的生產目標,而是致力於推廣『綠能玻璃』。透過玻璃的回收再製,將原本已經廢棄的玻璃,重新賦予它們新的價值,是新竹市的第一家也是唯一的觀光工廠。走一趟春池綠能玻璃觀光工廠,可以了解台灣玻璃產業的發展史及環保觀念的實踐:運用回收玻璃再製成的環保綠建材『亮彩琉璃』,以及具隔音、隔熱、防火的『輕質節能磚』,行程更安排親手設計及製作噴砂玻璃杯DIY。

竹塹工藝~林遙農的玻璃夢-玲瓏窯

玻璃工藝是一場『熱度與速度』的賽跑,一旦開始就沒有機會NG與停止的機會,這過程能看見火的淬鍊下『軟與硬』的結合藝術陶冶。玲瓏窯創辦人林瑤農自小在香山長大,經過台灣玻璃產業全盛時期,也見證其沒落的低潮,幼年時時常看見母親從竹南玻璃廠帶回的玻璃瓶罐,有清澈透明、色彩鮮艷又線條優美的玻璃所吸引,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國中未畢,進入玻璃廠打工,隨著師傅傅實作學習窯爐製造、溫度控制、配色技巧,練就一身玻璃工藝,如今已年過半百的他,將玻璃藝術化,巧塑可愛動物的型態,也製作象徵富貴財富的聚寶盆,廣受大眾喜愛。對於林遙農來說『創作玻璃是與生命的交流對話,將生命的美感,透過玻璃高塑性展現生命的可貴』。來到佔地84坪大小的玲瓏窯,可近距離欣賞從無到有的玻璃塑造過程,也可欣賞大師藝術製品,沉浸在帶有琉璃光彩的玻璃藝術氛圍裡。

竹塹海味~追求海與人的共榮生活-明發定置漁場

新竹香山擁有綿長的海岸線,自明鄭時期開始,曾有竹塹港、香山港的設置,至今還存有南寮漁港及海山漁港,日出日落的海上捕撈漁業,成就了新竹海風多樣滋味。在香山區有兩大定置漁場,分別是明發及金吉利,而明發定置漁場以『搶魚、魚瀑』聞名全台。明發定置漁場堅持每日出海收網現撈野生漁獲,自產自銷,秉持著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的心情,順著時節吃最「對時」的當季鮮魚,一起探索新竹海岸的季節風味。

竹塹生態~候鳥與蟹的快樂家園

海山漁港旁的潮間帶,漲退潮的景點各有風情,退潮時可觀察濕地潮間帶生態,可欣賞蚵田、落日夕陽,是家庭出遊的休閒勝地,每到退潮時,就能看見親子家庭帶著挖蛤蠣的工具,漫步在海山漁港內的沙灘上,不遠處還能看見定置漁場的漁船因退潮擱淺在出海口河道裡,有別於其他漁港的漁村風情,保有未開發般的純樸景色

香山濕地

香山濕地屬於國家級濕地,北起金城湖附近,南至海山漁港的海岸溼地,全長15公里,面積約1,700公頃,泥質潮間帶長約2公里,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孕育大量蝦蟹螺貝類,所以吸引大批水鳥覓食棲息,是西伯利亞鳥類遷徙的必經之處之一,鳥類高達277種,1996年國際拉姆薩公約組織會議中被正式列為「東亞水鳥保護網棲息地」的一環,更是國際鳥盟指名重要的野鳥保育棲地,香山溼地生態豐富,螃蟹種類有6科23屬33種,數量曾高達4億隻,和尚蟹是最大家族,其數量高達2億隻,這裡更是臺灣招潮蟹族群最大的細泥灘濕地,近期發現號稱活化石的8隻稚鱟。

竹塹運輸~新竹驛新竹火車站

光緒十三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實施新政舖設基隆新竹間的鐵路,到了光緒十九年全段通車,總長106.7公里,但在邵友濂繼任台灣巡撫後,以籌款困難及工程艱鉅為由,暫停興建縱貫鐵路計畫。日本來到台灣後,恢復了暫時停頓的鐵路並加以修整,明治三十一年總督府要求全盤開發台灣吸引日本官商資本進入,除了基隆到新竹段的整建工程外,並計畫籌款興建新竹到打狗的縱貫路鐵路工程,經過十年建設,終在明治四十一年全線通車,堪稱劃時代的工程。初建的新竹火車站原設於枕頭山下稱新竹票房是一座土埆造建築,以軍事運輸為主,後又因抗日焚毀,另闢車站選於現今地址,稱為『新竹驛』。新竹驛建於大正二年為第四代建築為磚造平板瓦,車站是由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建築師松崎萬長設計,其風格採用部分巴洛克建築風格,更洋溢濃郁的德國近代建築風采,鐘塔的形式就類同於德意志軍官頂部帶尖刺的頭盔,建築形式異於同時期日本殖民政府所建造的其他官廳建築,是目前台灣現存最古老的火車站。

早餐:
飯店
午餐:
O
晚餐:
X

其他說明

  • 注意事項

    生態旅遊共同守則
    1.請注意環境保護,確實履行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垃圾減量,並將人為污物依規定妥善處理或攜回,將旅遊活動對環境的衝擊減至最低。
    2.守秩序、重整潔、不喧嘩,靜觀生態之美。
    3.自備購物袋,減少使用紙與塑膠避免買多重或過度包裝之商品。
    4.遊程中主動節約用水用電。
    5.請配合團體活動時間,注意領隊宣布集合時間。
    6.為減少旅遊活動對自然及社區環境的衝擊,我們依不同的旅遊主題訂定「敏感性旅遊活動指引」請點選參閱:https://www.ecotourtaiwan.com/sensitive-excursions-guidelines/

    高鐵建議班次 高鐵票自理
    【去程】南下:台北-新竹 1505班次 07:36台北/08:11新竹或609班次;北上:左營-新竹 606班次 07:00左營/08:23新竹
    【回程】北上:新竹-台北 666班次 18:25新竹/18:59台北;南下:新竹-左營 669班次 18:22新竹/19:45左營

    報名繳費後取消之規定
    1.距出發日前第41天以前取消扣活動費用5%;出發日前第31天以前取消扣活動費用10%;出發日前第21日~第30日以內扣20%;出發日前第2日~第20日以內扣30%;出發前一日扣50%;出發當日未到則扣全額100%。
    2.其他事項按照「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書」規範執行。

TOP